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专场)实录
发布时间:2021-04-12

4月12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专场)举行,解读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和介绍提升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4.12.jpeg

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科  李多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出席中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聚焦两个主题:解读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公报和介绍提升饮水安全保障工程。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余剑华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邓耀杰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万国富

主持人:李多辉

下面,首先有请余剑华副局长介绍我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体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余剑华: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每10年开展一次,对于准确判断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推进中山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时间为2007年至2010年;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时间为2017年至2020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下,2017年我市成立了环保、水务、统计、发改、工信、公安、财政等18个部门组成的中山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和24个镇街普查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我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本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

本次普查历时三年,经历了前期准备、全面普查和总结发布三个阶段。为获取真实、准确、全面的普查对象数据,我们从全市层面打造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采取了“全市统筹,镇街协助”的工作架构,从全市层面聘请了第三方技术单位作为本次普查服务单位,统筹24个镇街五类污染源的普查工作,形成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调查单位-镇街-技术指导单位-市污普办”逐级审核的6级审核制度。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通过普查,我们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

全市普查对象数量54261个(不含移动源),包括工业源53862个,畜禽规模养殖场92个,生活源239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66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2个。普查结果显示:从规模上看,全市工业源主要为微型企业,占工业源总数的85.55%。从区域分布看,工业源主要集中在小榄、古镇、横栏、东凤等北部镇街,占比约54.43%。从行业结构看,全市工业源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三大行业,占比约55.24%。

通过普查,我们也掌握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全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化学需氧量3.53万吨,氨氮0.13万吨,总氮0.57万吨,总磷0.04万吨。全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为:二氧化硫0.33万吨,氮氧化物2.00万吨,颗粒物1.96万吨。这次我们还对部分领域和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进行了尝试性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6.40万吨,其中工业源5.00万吨,生活源0.63万吨,移动源0.77万吨;工业源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主要来源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行业。2017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23.43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219.22万吨,处置量4.16万吨,本年贮存量0.25万吨。

在摸清我市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污染源普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健全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档案资料。本次普查形成了我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统一数据库,以及污染源分布“一张图”。根据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要求,所有档案资料做到了有序管理和安全存放,共形成污染源普查资料62230件。同时,还编制了技术报告和专题报告,通过按行业、区域、流域对各类污染源的结构与分布、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与治理水平进行汇总分析,结合我市产业结构与布局、污染物治理能力等情况,提出了后续环境管理建议。

第二,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普查结果反映了我市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是通过分析应用、归纳总结得出的规律和趋势性成果,掌握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等情况,为我市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污普工作中,锻炼出了一批业务骨干。其中,我市5个集体、17名个人分别荣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荣誉,10个集体、41名个人分别荣获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荣誉。

第四,是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我市将传统宣传方式与新媒体方式相结合,先后举办污普知识超人、污普倩影、污普之声等新颖的微信宣传活动,开展污普“进社区、进高校、进工业区”宣传讲座与户外活动等体验式宣传,同时采用电视台、电台、交通工具、户外广告、横幅、短信等传统宣传方式,营造了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下阶段,本次普查结果将应用到我市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为“美丽中山”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多辉

谢谢余剑华副局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我市通过本次普查工作的开展,摸清了全市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建立了普查数据库,为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接下来,请邓耀杰总工程师介绍市生态环境局落实民生实事“提升饮水安全保障”的工作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邓耀杰:

大家好!为做好全市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让全市民喝上放心水。今年我局与中汇集团共同提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工程,该项工程已纳入2021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根据分工,我局主要负责饮用水源地的监测与日常监管,中汇集团主要负责旧城供水管网改造。

作为全市饮用水源安全的责任部门之一,市生态环境局将着力落实四项工作:

一是每季度对全市27个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具体包括3个市级水源地和24个乡镇级水源地。常规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28个项目。

其中,全禄水厂、大丰水厂、长江水库3个市级饮用水水源地,其供水范围涉及中心城区及大涌、港口、板芙、三乡、神湾等多个镇街,影响约180万市民饮水安全。为确保安全,我局对该三个水库加密了监测频次,也增加了监测指标,每月开展64项监测指标的水质监测,并在丰水期(大概7月份)和枯水期(大概4月份)各开展一次全指标监测,监测指标共109项。     

二是建成3个饮用水水源地高空全方位监控站。经过前期研究,选址初步定在全禄水厂、大丰水厂以及东海水道等三个水源保护区。高空全方位监控站主要通过设置高空视频摄像头,利用监控平台设置电子围栏,结合网络高音喇叭预警喊话等,自动识别、预警和记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越界、违法作业、烟火等非法行为。实现监控全时化、巡查实景化,违规告警常态化,做到实时预警、24小时监管。

三是定期开展保护区巡查工作。结合无人机和人工巡查的方式,每季度对稔益水厂、新涌口水厂等河流型、内河涌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巡查1次;每半年对水库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巡查1次。根据采集的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设施地理信息,建立中山市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一张图。

四是提供建设项目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置矢量核对服务。根据企业建设、部门规划的需要,免费提供饮用水源保护红线核对工作。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关系市民的用水安全,每位市民都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共同保护水源地周边环境,保障水源水质安全。在日常水源地巡查工作中,我们发现在一级保护区时有发生垂钓、游泳的行为,以及人为破坏水源保护区物理隔离网的现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广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拆除、覆盖、擅自移动、涂改和损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或者监控设备的,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今年2月,大涌镇人民政府联合我局就全禄水厂水源保护区内渔友群集的问题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现场非法垂钓的7人先行保存非法垂钓工具一批,并依法启动立案程序,对相关人员执行罚款500元的处罚。今后,我局将加强与各镇街政府的联动,联合执法,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管理力度,逐步清除影响水源安全的隐患。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多辉

谢谢邓耀杰总工程师。饮用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期待此项民生工程在生态环保局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切实办成民心工程,让百姓亲身感受到提升工程带来的巨大变化。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提问的媒体朋友先举手示意。下面开始提问。

媒体问答:

南方日报:与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比,第二次普查的结果能让我们对中山的生态环境有什么新的了解和认知?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余剑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7年12月31日,第二次污染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两次普查数据表明,整整的十年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的变化:

第一,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同口径相比,2017年我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88.89%、64.31%、92.12%、81.59%。

取得这么好的成效,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市正在大力推进产业优化与转型升级工作,通过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重污染行业定点聚集等手段,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以及污染物治理能力持续提高;二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落实,我市企业和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三是各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排污行为得到较好的规范。

第二,生活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2007年到2017年,随着城镇人口规模和居住密度的增加,全市城镇居民用水、生活污水产排量持续增加,用水量增长了60.77%,生活污水产排放量增长47.81%。但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却明显下降。普查结果显示:城镇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一污普”下降56.45%,氨氮下降90.53%,总氮下降61.69%,总磷下降83.47%。

经分析,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污水收集处理水平不断提高,污染控制初见成效。10年间,我市从原来的2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增至21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高了4.62倍,污水实际处理量提高了4.71倍。

第三,我市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有较大幅度降低。和2007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由2007年42.93%提高到2017年的83.90%,总氮、总磷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比一污普均大幅降低。整体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农业源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与一污普相比均有较大幅度降低。

总得来说,通过和“一污普”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十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持续向好。中山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既有决心更有信心。

谢谢。

广州日报:这次普查结果将如何应用?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余剑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次普查成果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广泛应用于污染防治攻坚战。普查围绕“污染源在哪里,排什么,如何排和排多少”四个关键问题,全面掌握了市域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空间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等情况,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如,这次普查我们面向全部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等进行了一次挥发性有机物的基础性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市调查对象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点:一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源多面广。根据普查,全市工业源、生活源和移动源相关占比分别为78.13%、9.84%、12.03%。这里提到的工业源,比如喷涂等工业企业;生活源,比如对外营业的储油库和加油站等;移动源,比如汽车等。和过去传统的集中排放不同,这些领域很多是无组织,排放治理和监管难度很大。二是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平均治理效率偏低,平均去除效率仅14%左右。

我们将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点,加强大气重点企业监管工作,积极实施炉窑、VOCs重点企业分级管控,多措并举推进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有机溶剂的源头替代,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大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挥发性有机物监管,扩大加油站夜间卸油和错峰加油措施的实施范围,提升大气污染减排精细化治理水平。

二是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这次普查建立了覆盖24个镇街5类污染源的重点污染源清单与数据库,为后续排污许可、环境风险排查、污染源监管、入河排污口整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等各项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谢谢。

南方都市报:刚刚余局提到了我市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有较大幅度降低。能否补充一下二污普中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的总体情况?农业农村局后续将如何加强农业污染防治?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万国富: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7年污普我市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化学需氧量4540.30吨,氨氮135.93吨,总氮724.27吨,总磷141.96吨。

二污普中,我们调查了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以及种植业;根据三个行业的调查结果,我市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总体情况如下:一是化学需氧量排放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因为畜禽粪便和尿液是化学需氧量的主要排放载体;二是氨氮和总磷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业,由于水产养殖业以水域为经营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因此残留的氨氮和总磷较多;三是总氮排放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种植业需要施用化肥等,而化肥含较多的含氮物质。

与“一污普”相比,我市农业面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了83.95%,总氮削减了77.28%,总磷削减了72.86%;通过对比,近10年间,我市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有较大幅度降低,这主要源于我市开展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整治工作;但我们也看到,随着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污染比重相对加大。后续我们将在持续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加强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防治工作。

尽管我市农业绿色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有所下降,面源污染防控初见成效,农业生态系统正在逐步修复,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市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绿色发展的理念认知仍不十分清晰,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粗放经营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匹配的种养方式依然存在,农业发展过于依赖化肥农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严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把绿色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资源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层面等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谢谢。

中山日报:群众发现水源污染行为或自家水源受污染情况,能向哪个部门反映情况,相关部门会采取什么行动解决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邓耀杰: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群众发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出现水质污染的情况,如:水体发黑、河面有油污等,可以向市、镇街的生态环境部门反映情况;若是自家水龙头出水受污染,如:龙头出水有油污、黄泥等,可向市、镇街的供水部门或卫生部门反映情况。同时,发现以上情况均可直接拨打12345中山市政府服务热线,简要描述污染事件的情况,说清楚污染发生的地点,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

接到群众反映,有关部门会立即赶往现场,勘察现场实况,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并对水源水质进行快速检测,对污染来源进行分析评估,追溯成因,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谢谢。

主持人:李多辉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如有进一步想了解的内容,会后请与我们工作人员联系。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也感谢台上各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正在生成图片...

鼠标右键保存图片